专家进行辅助治疗,患者实现在家看病
看病越来越简洁化,很多病患者迎来了看病的新时代,利用网络实现远程的专家治疗,达到辅助的治疗效果,让专家通过视频就能够达到远程治疗的会诊效果,利用远程会诊系统真正的实现轻松挂号,预约专家,进行疾病的治疗。
患者可在省中医院APP上“云诊室”中挂号,在“云预约”中完成预约后,就可以在旁边的“云候诊”中看到自己的名字。到云门诊当天,云候诊里就会出现视频连接,等待专家发起连接即可。挂号费用和专家号一样。
孙伟主任介绍,云诊室针对的患者主要有两类。一类是治疗性的,比如省中医院面对的患者除了南京,还有更多的来自于周边省份,甚至是云南、海南、新疆的,这类患者看慢性病,要两三个月来一次,是非常困难的,临床上很多患者就是因此难以坚持而中断了治疗,非常可惜。而现在就诊过的患者,一两个月甚至半年内,通过云门诊的方式,坚持治疗,效果很好。
另一类患者是试诊的,就如上述辽宁的那位患者,没来看过病,对医生不了解,通过云门诊,来看一看问一问,对医院对专家有个了解,再决定要不要来看病。或者患者此前在其他医院看过后,对医生的方案有担心,通过云门诊,请这里的专家、权威看一看,可以坚定看病的信心。
“云诊室带来的不仅是便利。”孙伟说,云门诊可以将专家的水平、技术辐射到更广的范围,为患者减轻费用、减少奔波,坚持持续性治疗,“某种程度上,在云诊室和患者的交流比面诊更充分。”
专家只能做辅助,不能丢“灵魂”
江苏省卫生法学会副会长胡晓翔表示,国务院办公厅此前印发《关于促进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发展的意见》,意见明确了允许依托医疗机构发展互联网医院。“南京目前不少大医院都开设了类似云诊室的网络医疗服务,不仅预约挂号、候诊、报告查阅等,医生开处方、患者缴费也是合法合规的。”
据了解,意见明确了线上问诊的行为规范、收费、医保支付等政策将配套支持,且到2020年二级以上医院将普遍提供线上服务。
不过,胡晓翔指出,意见也明确了“部分常见病、慢性病复诊也可以在线上进行”。这就是说,互联网医疗服务,只能作为辅助补充手段,而不能完全代替面诊。
“我们知道,中医讲究望闻问切,西医注重视触叩听,这是医术的‘灵魂’,而远程会诊技术只能完成‘问’和部分‘视’,切不着,闻不见,叩不成,触不到,就好比丢了‘灵魂’。”胡晓翔表示,因此,慢性病的复诊患者如果不方便去医院,可以尝试专家的视频问诊,不过前提一定是该医生全面掌握了你的健康信息。
为此,很多病患者通过疾病的治疗实现线上服务,为病患者提供线上服务,同时不断提高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,达到有效的疾病治疗,为我国医疗水平不断的提升作出贡献。
分享:
相关评论:
来自【株洲】的朋友
不多说了,不愧是科技公司,技术扛扛的,智能手术示教系统帮助我院解决了不少的性问题!值得推荐!
来自[青岛市]的朋友:
刚接触这行业,感觉林之硕不错, 品牌介绍很有吸引力,成功案例很有说服力!
来自[安庆]的朋友:
我是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,我院自从搭建了林之硕手术示教系统已经培训了好几次的教学培训,院内领导很满意。